泰國18天的旅程中,去了泰國的北中南部,也收集不少泰國夜市,把去泰國該吃的食物都吃遍,也吃了滿多奇特的食物,趕快來看看去泰國有什麼食物可以嘗試!
主食
泰式炒河粉 ผัดไทย
這道就是大家熟悉的Pad Thai,路邊攤和夜市很常會有,裡面會加豆芽菜、蝦子和雞肉等,口味吃起來會比較油和重口味,不過很好吃哈哈哈。
Suki สุกี้
Suki的意思是「壽喜燒」,在泰式料理是做成湯的冬粉或炒冬粉,裡面會有蔬菜、肉類(豬雞牛海鮮)和蛋,不會辣,不吃辣的人很適合。
船麵 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เรือ
船麵的份量都比較小,因為以前在船上吃麵大碗很容易打翻,所以都用小小的碗裝,價格比較便宜,一次也可以嘗試不同的口味和麵條,在曼谷的勝利紀念碑旁有船麵一條街。
泰式米粉湯 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
這算是泰國湯麵類的統稱,有不同的麵類可以選擇,像是河粉、雞蛋麵、冬粉和粄條等,最推薦試試看粿條卷,這是薄薄一片一片的粿條,放到湯裡面會捲起來很特別!
釀豆腐 เย็นตาโฟ
釀豆腐就是豆腐乳,但泰國的釀豆腐是紅色的,他們會把釀豆腐加到湯麵裡,湯頭就是呈現紅紅粉粉的顏色,我吃起來是覺得不會有什麼特殊的味道。
鳳梨炒飯 ข้าวผัดสับปะรด
這道菜是臺灣的泰式餐廳都會有的一道菜,所以到泰國也一定要試試看,我覺得口味上和臺灣差不多。
海南雞飯 ข้าวมันไก่
除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海南雞飯,在曼谷有滿多海南雞飯的小吃店可以嘗試,是由華人移民帶來的飲食,比較特別的是泰國海南雞飯旁邊的辣椒醬。
豬腳飯 ข้าวขาหมู
泰國也有這道很台的菜,但是泰國的豬腳會去骨,只會有肉的部分,吃起來很方便,通常也都會附上酸菜和水煮蛋,一整個就跟台灣一樣😆
綠咖哩 แกงเขียวหวาน
它是使用綠色的辣椒乾加上椰奶去烹煮,和泰式綠奶茶的顏色很像,顏色雖然很親民,但綠咖哩是泰式咖哩裡面最辣的,所以不敢吃辣的請小心!
黃咖哩 แกงกระหรี่
這個泰式咖哩就和我們平時吃到的咖哩比較像,是用咖哩粉去煮的,不敢吃辣的推薦黃咖哩,但口味吃起來還是不太一樣,泰國的咖哩也比較稀,不像日式咖哩稠稠的。
打拋豬 กะเพราหมู
泰國路邊攤和餐廳都會見到的食物,在泰國只會看到打拋葉做成的😆覺得在泰國吃有點不太一樣,感覺多了一些魚露的味道,路邊攤的打拋豬還會加入豬油渣炒,也更重口味,
清蒸檸檬魚 ปลากะพงนึ่งมะนาว
這道菜大家在臺灣的泰式餐廳應該都有試過,如果在泰國覺得每天都吃得很重口味,很適合點清蒸檸檬魚來吃,加入檸檬讓整道菜更清爽。
火山排骨 เล้งแซ่บ
應該是泰國這幾年才有名的新興料理,在曼谷的喬德夜市有很多火山排骨店,這道菜就是會把豬排骨堆成山的形狀,上面綠綠的不是青蔥,是綠色辣椒碎,所以是會辣的,可能吃了會噴火所以稱為火山排骨🤔,當時在網路上看到就很想吃,感覺拍照很壯觀😋,看起來也不錯啦,實際上吃骨頭上的肉滿多的,吃到最後會偏辣和膩,推薦多人一起吃,或是不要點太大份!
湯
冬陰功 ต้มยำกุ้ง
冬陰功就是泰國酸辣湯,通常是搭配海鮮,湯的顏色看起來很紅,會有點辣,比較濃郁的湯頭就是有加入椰奶,喝起來酸酸辣辣的我很喜歡,配飯超下飯。
椰奶雞湯 ต้มข่าไก่
也會被稱為「南薑雞湯」,裡面會有雞胸肉片和菇類,因為裡面主要是椰奶,不會加辣椒,所以不會辣,不吃辣的人推薦!
小食
青木瓜沙拉 ส้มตำ
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泰國開胃菜,來自泰國東北的依善地區,我覺得泰國版本的青木瓜沙拉和臺灣吃到的口味有點差異,泰國的比較多蝦醬或是魚露的味道,比較重口味,我是比較喜歡臺灣吃到的口味。
魚鬆西瓜 ปลาแห้งแตงโม
為什麼這道菜會歸類在小食呢?因為它是一道開胃菜,由泰國拉瑪五世皇發明的,在西瓜塊上面撒上魚鬆,聽起來很奇怪,但其實口味滿清爽的,還不錯吃。
蝦醬空心菜 ผัดผักบุ้งไฟแดง
這也是在臺灣的泰式餐廳會吃到的菜,在泰國吃到的也不錯吃!不會有太多蝦醬奇怪的味道。
烤豬肉串 หมูปิ้ง
在泰國路邊攤很常看到的食物,一開始以為是雞肉串,因為吃起來很嫩!很像雞腿肉,口味有點甜甜的,結果去百貨公司美食街看到牌子才發現是豬肉哈哈哈。
烤魷魚蛋
在曼谷有很多烤魷魚蛋的店,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在China Town那一家,魷魚蛋QQ的搭配酸酸辣辣的醬料很好吃!
泰式燒賣 ข้าวเกรียบปากหม้อ
這個東西製作時看起來很奇特,裡面包的東西很像椰糖,不過它吃起來是鹹的,我覺得很像水晶餃,不過這個皮很薄,旁邊通常會搭配生菜和香菜。
跳跳蝦 ยำกุ้งเต้น
跳跳蝦就是涼拌生蝦,通常在泰國夜市會有,小蝦子會放在水族缸裡面,調完醬料再撈起來,然後再馬上蓋上蓋子,因為蝦子會狂跳,吃的時候也是要吃一口趕快蓋起來,不然蝦子會跳光光,我覺得滿好吃的,醬料香香辣辣的,蝦子很小隻,所以滿好咬的。
炸昆蟲
泰國夜市必備的炸昆蟲,視覺上很恐怖,但富含蛋白質🤭我們有嘗試炸蟋蟀和蠍子,炸蟋蟀就是像炸物,蠍子的話很硬,牙齒夠好才能吃哈哈哈,兩種都沒有很喜歡,但看到可以嘗試。
甜點
芒果糯米飯 ข้าวเหนียวมะม่วง
是泰國的傳統甜點,新鮮的芒果搭配甜糯米飯,有些糯米飯會染上蝶豆花或斑蘭葉的顏色,上面再淋上甜甜的煉醬,滿好吃的!到泰國必吃
蛋塔糯米飯 ข้าวเหนียวหน้าสังขยา
除了芒果糯米飯,還有嘗試到這種糯米飯,上面放的那塊蛋有點像是甜甜的蒸蛋,旁邊還有附上甜紅豆,有點像是臺灣甜米糕的感覺。
印度煎餅 โรตี
雖然是印度煎餅,但泰國真的把它發揚光大耶!最常見的口味就是加香蕉,再淋上巧克力醬和煉乳,也有一些鹹的口味也不錯吃。
泰式脆餅 ขนมเบื้อง
這也是一個泰國的傳統甜點,薄薄脆脆的,上面會先沾上蛋白霜,再放上椰絲或橘橘黃黃的甜蛋絲,臺灣也有人在賣,相較其他泰式甜點,泰式小煎餅算是口味比較平淡的。
煎椰奶小布丁 ขนมครก
接下來就是幾個泰國的椰奶甜點,這個的做法有點像章魚燒,會放在圓圓的鐵盤上烤,有些上面會撒上玉米粒,我吃到的是都沒有脆脆的,吃起來像是粿的口感,會叫布丁應該是它的口感也是軟軟的,但跟布丁沒關係。
蒸椰奶小布丁ขนมถ้วย
這個甜點跟上面的是一樣的,只是烹煮方式不一樣,這個是用蒸的,吃起來更像粿,口感是軟軟的,我個人更喜歡蒸的!
煎椰子糕 ขนมบ้าบิ่น
這又是另一個椰子甜點,是來自大城的甜點,形狀圓圓小小一個,然後放在烤盤上煎,這個也很好吃!
泰國湯圓 บัวลอย
泰國的湯圓是小湯圓,沒有包餡料,它的湯頭白白的、很濃郁,應該是有加椰奶,最特別的是他們會在裡面加蛋包,當時覺得很奇特,到底是鹹的還甜的,吃起來就是熱甜湯!老實說不會有想像中奇怪的感覺,還不錯吃,聽說和廣東潮州那邊的湯圓很像,如果在泰國有看到記得點來吃吃看。
炭烤香蕉
東南亞國家都要出現的水果!它吃起來會跟原本香蕉的口感不太一樣了,會有點像是地瓜的感覺,我記得我吃的那家還有淋上煉乳。
椰奶冰淇淋 ไอติม กะทิ
一樣是東南亞都要出現的椰子,通常上面會撒上玉米粒或花生,吃起來算是清爽的冰。
仙草冰 เฉาก๊วย
又是一個跟臺灣很像的甜點,吃起來是臺灣傳統大塊的仙草,不是嫩嫩的仙草凍,有些店家也會把仙草結合飲料,像是仙草牛奶或仙草泰奶,也滿好喝的。
煎蕊 ลอดช่อง
煎蕊又會被稱為「珍多冰」,一般認為是源自印尼爪哇島,但在整個東南亞都有,它就是冰加上綠色的粉條,就像台灣的米苔目冰,然後冰上面會淋上椰奶,我覺得很清涼解暑。
手搖冰棒
這個在泰國夜市很常見,會有密密麻麻的小洞,想說裡面是什麼,原來是冰棒,通常是一些汽水的口味,他們真的會用手搖這個冰桶,會讓裡面的液體更快結成冰棒。
泰國甜粽 กี่จ่าง
泰國甜粽就是臺灣會吃到的鹼粽,它的泰文發音也很像鹼粽的臺語發音,我們是在清邁的一家冰店吃到的,泰國包的很迷你,滿可愛的,旁邊是搭配椰糖,吃起來跟臺灣鹼粽差不多。
飲料
泰式奶茶 ชาไทย
最具代表性的泰國飲料!它的重點就是要加超多、超滿的冰塊,在泰國時真的是一天至少來個2杯吧哈哈哈,泰國的路上隨便都有,雖然口味喝起來都差不多,但也是有比較好喝,另外也有泰式綠奶或泰式玫瑰奶,但最喜歡的還是橘橘的泰奶!至於粉色泰奶,像草莓牛奶那種顏色的,建議不要嘗試哈哈哈哈
菊花茶 น้ำเก๊กฮวย
菊花茶也是另一個在泰國很常見的飲料,路邊攤或小吃店都會有,一樣會加上超多的冰塊,因為原汁應該是比較甜,所以加上很多冰塊稀釋剛剛好。
龍眼汁 น้ำลำไย
泰國小吃店除了菊花茶,也會賣龍眼汁,不過它不是想像中桂圓茶的味道,就是有點甜甜的,淡淡的龍眼味,還滿清爽的,喝過最好喝的龍眼茶是在泰國夜市,上面還放上很多新鮮的龍眼♡一般小吃店上面比較常是放桂圓乾。
甘蔗汁
這也是東南亞常見的飲料,喝起來就是冰冰甜甜的,但這個飲料跟其他泰國飲料不一樣,它是用罐子裝著,所以應該是原汁,不會加很多冰塊。
椰子冰沙
泰國夜市很常會買的飲料,我還滿喜歡的,喝起來滿清爽的,有的上面會撒上椰絲。
夜市可樂
這個可樂我只有在曼谷新南巴士站旁邊的夜市看過,所以我稱它為夜市可樂,那時候看到泰國人人手一杯,看起來很大杯、很好喝!所以我也去買了一杯,真的滿好喝的,氣很足,他們冰塊也會加很多,在夜市有看到記得買來喝。
泰北食物
金麵 ข้าวซอย
金麵就是咖哩湯麵,屬於泰北菜,因為麵條是金黃色,所以稱為金麵,通常會搭配雞腿,算是香香辣辣的咖哩,我覺得不會到太辣。
泰北火鍋 จิ้มจุ่ม
這種火鍋是使用炭爐和小陶鍋煮,所以沒辦法控制火的大小,湯頭滿清淡的,需要搭配旁邊的醬才有味道,可以點各種料來煮,蔬菜、菇類、丸子和肉等等,推薦到泰北可以試試看!
螞蟻蛋煎蛋 ไข่เจียวไข่มดแดง
源自泰北的菜!聽到是不是覺得很恐怖哈哈哈,但實際吃並沒有什麼感覺,也看不太到什麼螞蟻蛋,就是好吃的煎蛋。
東北酸香腸 ไส้กรอกอีสาน
源自泰國東北的依善地區,又稱為「依善香腸」,它的形狀是小小一顆一顆的,裡面還加了一點糯米,吃起來是香腸,但又有點飯的感覺,口味會有點酸酸辣辣的,滿多泰國路邊攤在賣的。
芭蕉葉蒸豬肉 แอ๊บ
這是在泰北的一樣街頭小吃,會用芭蕉葉包成正方形、扁扁的,裡面是蒸豬絞肉,我覺得跟台灣的瓜仔肉有點像,不過口味更清淡,下次有看到可以買來吃,因為包在芭蕉葉裡面都不知道是什麼,很像在抽盲盒很有趣😆
普吉島食物
福建麵 หมี่สะปำ
普吉島常見的菜,如同名字是福建華人帶來的,是乾麵的形式,加上蔬菜、蝦仁、魚丸,再放上一顆生蛋黃,拌一拌滿好吃的!
普吉酸湯 ต้มส้มภูเก็ต
普吉酸湯就是源自普吉島的酸湯,但是它和冬陰功很不一樣,是清湯底,酸味滿重的,它的酸味應該是來自羅望子,裡面的料有空心菜、木耳和鳳梨,喝起來比較清淡,我比較喜歡冬陰功😆
蛋炒馬林佐葉 ใบเหลียงผัดไข่
這是在普吉島的餐廳吃到的一道菜,是在泰國南部有的菜,我覺得很好吃,有點像野菜的口感,加上炒蛋非常棒,大家如果在普吉島有看到可以點來吃吃看。
普吉蒸咖哩海鮮 ห่อหมก ภูเก็ต
泰國南部的料理,普吉島的夜市和餐廳都有看到,跟上一樣泰北的芭蕉葉蒸豬肉滿像的,裡面是打碎的魚肉加入咖哩、椰奶和香料放在芭蕉葉裡面蒸,我覺得滿好吃的,口感吃起來是濕潤、軟軟的。
蚵掜 โอวต้าวทะเล
普吉島特有源自閩南的食物,就是把蚵仔、蛋、豬肉碎、洋蔥和麵粉漿等炒一炒,旁邊會搭配醬料和生的豆芽菜,吃起來口味真的滿台的😆
薁蕘 โอ้เอ๋ว
這兩個字的讀音是「ㄩˋ ㄖㄠˊ」,它是普吉愛玉冰,由閩南華人引進,在普吉島很常見,就和臺灣吃到的愛玉差不多,但泰國的愛玉是偏透明的,會放在最下層,上面放上剉冰,最後會淋上粉色的糖漿,不會有什麼怪味,就是甜甜的挫冰。
相關文章
泰國自助旅行全攻略:行前準備、旅遊城市、行程安排、交通、美食
泰國|清邁(Chiangmai)自由行攻略:行前準備、景點、散步地圖、行程安排、交通、住宿、美食
泰國|曼谷(Bangkok)自由行攻略:行前準備、景點、行程安排、交通、住宿、美食
泰國|曼谷巴士站介紹: Mo Chit、Ekkamai、Sai Tai Guo、Sai Tai Mai
泰國曼谷|鄭王廟(Wat Arun)穿泰服:交通方式、泰服店家選擇、心得分享
泰國|格蘭島/小珊瑚島(Koh Larn)自由行攻略:交通、景點、住宿、活動
泰國|普吉島(Phuket)自由行攻略:行前準備、景點、行程安排、交通、住宿、美食